近年來,江蘇省如皋市人大常委會積極推進鎮街人大規范化建設,依法有效履行聯系指導職責,著力解決鎮街人大工作“誰來做”“做什么”和“怎么做”三個問題,使鎮街人大工作有地位、有作為、有特色,激發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強基固本,強化隊伍建設,解決“誰來做”的問題
配全鎮街人大干部,確?!坝腥肆ψ鍪隆?。 健全的隊伍是充分發揮鎮街人大職能的組織保障。如皋人大以換屆選舉為契機,配齊配強鎮街人大干部,優化鎮街人大負責人隊伍。新一屆鎮人大主席、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平均年齡45歲,大學本科學歷占比100%,年輕化、知識化特點進一步顯現。
充實人員力量,確?!坝芯ψ鍪隆?。一方面,依靠市委支持增人手。市鎮人大換屆選舉前,針對面上大部分鎮不再設立人大副主席、基層人大人手不足的現狀,主動爭取并得到市委支持,在市委批轉的換屆選舉工作文件中明確了“未配備專職副主席的鎮,在鎮人大主席團成員中明確一名退出領導職務的同志,協助鎮人大主席開展閉會期間鎮人大日常工作”。另一方面,強調守土有責保精力。針對各鎮街人大工作者中心工作分工多、專職不專干等現狀,要求鎮街人大負責人既要種好“責任田”,更要守好“自留地”。在市委的支持下,“鎮(街道)人大負責人要把主要時間和精力放在人大工作上,保持鎮(街道)人大干部在任期內相對穩定,實行人大秘書專職化”等內容被寫入《中共如皋市委關于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加強和改進人大工作的實施意見》。
重視干部任用管理,確?!坝袆恿ψ鍪隆?。市委把人大干部培養使用納入干部隊伍建設總規劃,注重選配政治素質高、工作能力強的優秀年輕干部擔任鎮人大主席、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通過加強交流使用,激發工作積極性。人大常委會黨組定期向市委匯報人大干部隊伍建設情況,推薦優秀人大干部。鎮人大主席、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崗位不再是“二線”“閑職”,而是成為了培養鍛煉干部的重要平臺。
開展履職業務培訓,確?!坝心芰ψ鍪隆?。把培訓鎮街人大干部列入工作常態,采取集中學習與個人自學相結合、定期培訓與以會代訓相結合、專家講課與研討交流相結合等多種方式,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組織鎮街人大干部學習。每年舉辦鎮街人大干部培訓班,在鎮街人大干部調整之后及時開展履職培訓,組織鎮街人大負責人外出考察學習先進經驗,提高鎮街人大干部業務水平。
建章立制,強化聯系指導,解決“做什么”的問題
以制度促規范。出臺《如皋市人大常委會關于進一步加強鎮、街道人大工作規范化建設的指導意見》,從會議程序、鎮人大主席團和街道人大工委工作、代表活動、自身建設四個方面進行“四規范四提升”。指導鎮街人大修訂完善會議制度、制定工作職責、健全工作制度,使鎮街人大工作有遵循、履職有目標、監督有依據、操作有規范。
以指導促落實。本著“上繁下簡”的原則,為鎮街人大細化、量化各項工作任務,按階段發布重點工作提示,召開工作部署會、片例會、全市推進會,推動各項工作落實。全年工作開清單。制定《基層人大工作先進單位評比細則》,設置9大項29小項工作指標,不僅作為考核文件,也作為工作標準指導鎮街人大履職。在開展“五心五一”主題實踐活動時,列出“履職18條”項目單,清單式明責、項目化履職,讓鎮街可操作、代表可對照。階段任務發模板。在市鎮人大代表換屆選舉中,梳理選民登記“十步法”“六程序”,編印成工作手冊下發至各登記站,為登記員提供工作指南。在鎮、街道召開人代會、議政會前,提供議程、主持詞等一整套范本。在部署建設代表履職平臺時,印發基本規范指引,推動履職平臺標準化建設。督查指導抓推進。建立市常委會領導和委室聯系鎮街制度,做到“每月有聯系、每季有督查、年終有點評”,確保相關工作和要求落實到基層。
以考評促提升。對鎮街人大實行量化考評,將鎮街人大工作年度考核得分納入市委、市政府對鎮、街道的考績體系。年底評選“基層人大工作先進單位”,對實績突出的鎮街人大和人大工作者在人代會上進行表彰獎勵,形成互學互鑒、互比互促的濃厚氛圍。
守正創新,強化系統思維,解決“怎樣做”的問題
上下聯動,市鎮“攜手推進”。始終堅持全市人大工作“一盤棋”的思維,形成整體合力。聯動確定工作議題。指導鎮街人大對照市人大常委會工作要點制定全年工作計劃,既注重上下聯動,又保證各自工作正常有序開展。聯動實施工作評議。每年對5個市級單位開展工作評議,常委會領導牽頭組成評議組,進行“民間訪、專題聽、現場看、集中議、問卷評”。在市鎮聯合評議的基礎上,鎮街人大結合實際同步開展延伸評議,提升工作評議的影響力和實效性。聯動進行專題詢問。市鎮人大圍繞項目服務、美麗鄉村建設、水環境治理等議題,聯動開展專題詢問,“背靠背”選題、“面對面”問答、“硬碰硬”測評,確保人大監督的“牙齒”有力咬合。聯動監督實事項目。實施“一件一小組、一季一督查、半年一報告、一年一測評”的“四個一”監督機制,統籌推動市鎮兩級民生實事項目落地落實。聯動組織視察調研。每年11月“人大代表集中調研月”,市鎮人大聯動開展各種形式的調研活動,形成高質量的調研報告,作為市人大常委會審議有關工作情況的重要參考。聯動開展接待活動。圍繞“營商環境優化”“老小區改造”“城區規范養犬”“農村河道整治”“教育雙減”等主題,組織全市四級人大代表和議政代表專題接待群眾,廣聽民聲、廣集民智。聯動建設信息化平臺。建設縱橫貫通、開放兼容的“1+14+N”模式的“如皋人大”信息化矩陣(1個市級平臺+14個鎮街微信小程序+N個特色功能模塊),推動市鎮兩級人大信息化共建共享,為鎮街人大工作融入“智能因子”。
鼓勵創新,打造“一鎮一品”。鼓勵、引導鎮街人大將創新理念、創新內容、創新舉措融入到日常各項“規定動作”之中。各鎮、街道不斷拓展形式與內容,開展了一系列有益嘗試,例如,探索實施人大代表詢問制度,在年中人代會上安排副鎮長向代表述職并接受代表評議,強化人大監督職權;組織人大代表參與信訪事項聽證會,進一步推動“依法信訪”“陽光信訪”;實施“選民下單、代表接單、人大派單、代表跟單、群眾評單”的“五單工作法”,加強對“急、小、實”的選民意見的辦理力度,促進問題解決在一線、矛盾消除在基層;疫情期間組織人大代表開展“云問政”活動,通過“前期調研+視頻連線+現場問答”的方式,加強代表與部門間的雙向互動,提升問政效率;組織代表對接企業,開展“助跑”審批業務活動,為“放管服”改革工作查問題、找癥結……“一鎮(街)一特色”的格局基本形成。
以點帶面,實現“滿園春色”。把培育典型、推廣典型作為指導鎮街人大工作的重要抓手,指導鎮街人大工作典型“從無到有”“從有到優”?!胺趸贝呱按砺穆氃u價”創新做法。2017年,市人大常委會在城北街道試點實行人大代表履職積分管理;2018年,在試點的基礎上加以完善,出臺了《如皋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履職評價暫行辦法》,讓代表履職可參照、可量化、可評價。“培植”打造“家站點”特色品牌。按照“一鎮一家、一組一站、一村一點”的布局,高質量建設14個人大代表之家、62個人大代表工作站、348個人大代表聯系點。在鎮村全覆蓋的基礎上,拓展內涵特色,將“站點”建在園區企業里、建在產業鏈上、建在少數民族群體中……更好地發揮代表作用,助推項目建設、化解企業難題,推動產業發展、帶領致富,維護民族團結、畫好同心圓。(作者:石錦 冒燕)
(責編:杜凱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