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來自人民,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參加行使國家權力,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積極踐行者和宣傳者。今年以來,在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高度重視下,多位全國人大代表走上對外交往的舞臺,為人大對外交往注入新鮮活力。他們滿懷自信地講述中國的發展成就、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特征,宣介“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和實踐,用真情實感和鮮活事例展示精彩紛呈的中國故事、中國民主故事、中國人大故事。他們讓世界更真切地聽到中國人民的心聲,理解“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看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勢和功效,讀懂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密碼”。
“面向國際,讓中國人民自己掌握‘民主發言權’”
“每個國家都應該探索一條適合其國情的民主道路。全過程人民民主使像我這樣的中國年輕人能夠有效地參與國家的治理。”6月28日,各國議會聯盟亞太小組以線上方式圍繞青年參政議題舉行網絡研討會,全國人大代表、鄂爾多斯投資控股集團總裁王臻在發言中結合自己的履職經歷介紹了中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理念和實踐。來自阿富汗、印度、新西蘭、緬甸、泰國、越南等國的20多名議員和議會官員出席會議。
“加強與外國年輕議員的交流對人大對外交往來說至關重要。多國青年都講到了青年參政在本國的重要性和具體實踐,大家的共識是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所以應該重視青年的意見,鼓勵和便利青年參政。我強烈地感受到不同國家的代表、議員思想碰撞的收獲。”王臻表示,各國議會建設差異很大,當聽到參會者呼吁國際社會幫助他們建立起自己的民主議會制度,更加感受到祖國強大,進一步增強了“四個自信”,自豪感油然而生。
“鞋子合不合腳,只有穿的人才知道。”王臻認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的成果怎么樣?全過程人民民主道路怎么樣?民主法治建設成效怎么樣?對于這些問題,中國人民自己最清楚、最有發言權,這正是人大代表應當在國際舞臺積極闡述的內容。來自不同地區、民族、行業的人大代表,應當從容自信地講述中國人民自主選擇的民主道路,讓國際社會看到中國人民的真實生活,感受到中國人民對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擁護,聽到中國人民熱愛和平、崇尚和睦、追求和諧的心聲。
△6月28日,全國人大代表王臻參加各國議會聯盟亞太小組以線上方式舉辦的青年參政議題網絡研討會。攝影/劉宏君
“我來自基層,傳遞的是中國人民的心聲”
全國人大代表劉海玲是黑龍江省富裕縣周三村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9月12日,參加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接待埃及眾議院外事委員會代表團訪華活動時,她向外國議員介紹了自己創業經營奶牛飼養場、發展富裕縣“菜園經濟”的“草根”經歷,分享了提交議案建議的經驗,談了對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理解。劉海玲說:“作為一名農民代表,第一次參加對外交往活動很激動,也有些緊張。我清楚地記得座談時議員朋友們聽得都很認真,頻頻點頭互動,發言完畢后給予我熱烈掌聲。”
劉海玲代表的參與,讓外國議員們直觀地看到中國基層人大代表和女性代表參政議政的生動實例。中國的人大代表不脫離本職工作或者生產崗位,履職的同時仍然生活工作在百姓身邊,劉海玲代表身邊的百姓現身說法,她所講述的中國人民自己的故事、傳遞的中國人民自己的心聲,她所展現出的中國人民生活面貌可信度更高、更有說服力。
“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來自各行各業,各具所長,都有各自熟悉的議題,能夠在對外交往工作中發揮更大作用。我們要在交流過程中保持基層代表本色,講述身邊的原汁原味的故事,用真實的力量打動對方。”劉海玲說。
“發揮專業優勢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是重要的代表履職方式”
9月21日,“2023年國際議員友好交流論壇”在深圳舉辦,圍繞民主法治、生態環境、和平發展等主題,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光權以自身參與立法工作為例,全面介紹全國人大在推進民主法治建設和保障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經驗;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委員鮮鐵可結合擔任檢察官的經歷,生動宣介中國保護基本人權和維護司法公正的做法;全國人大代表、西藏大學生態環境學院教授拉瓊飽含深情地講述對家鄉青藏高原的生態環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全國人大代表、58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姚勁波分享了數字經濟助力可持續發展的生動實例……代表們的講述贏得各方廣泛好評。這是近年來組織人大代表赴京外參加外事活動人數最多的一次。
今年以來,全國人大立法機構研討班邀請全國人大代表發揮自身專長開展講座已成為一項“標配”。在太平洋島國議員研討班、第五次發展中國家議員研討班等多個活動中,多位全國人大代表走上講臺,向來到中國的議員和議會官員們介紹發展成果、分享經驗做法、共同探討發展議題,彰顯出中國愿共同實現發展繁榮的大國胸襟。
“面對共同的發展問題,中國和盤托出、傾囊相授,中國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和大國風范。”代表們感觸深刻的同時,深知作為人大代表,展示祖國風范自己肩負重任,“要充分發揮各自專業優勢,結合自身經歷,用生動的語言、鮮活的事例深入淺出介紹和闡釋中國式現代化,闡明中國主張、分享中國經驗、展現中國貢獻。要通過與外國議員交流,發揮深化友好、增進互信、互學互鑒、加強合作的作用。”
△9月21日,全國人大代表拉瓊(右一)參加2023年國際議員友好交流論壇,講述青藏高原的生態環保故事。(拉瓊代表供圖)
“在中國,基層工人也能當選人大代表”
7月14日,全國人大代表、江蘇太倉萬方國際碼頭有限公司門機司機褚鋒,向前來參訪的洪都拉斯、基里巴斯等9國29名議員和議會官員們講述了自己積極參加人大調研活動,為解決一線工人和港口行業發展困難、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提出建議的經歷。
一名基層工人可以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在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代表人民發聲?這在西方國家政治體系中難以想象。褚鋒的介紹打破了一些外國議員的局限認識,讓他們認識到:在中國,不論民族、職業、性別、財產狀況等,都可以當選人大代表。
一名人大代表可以“折射”出中國制度的獨特優勢。褚鋒的體會很深刻:“人大代表是人大制度、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一環。選舉人大代表是人民行使民主權利的邏輯起點。從中國人大代表的產生可以看出人大代表自身具有廣泛代表性,這讓外方更好理解中國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利益的廣泛性,進而設身處地體會到人大制度、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優越性所在。”
“原來中國人民這樣實現當家作主”
全國人大代表盛弘是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街道古北榮華第四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扎根社區10多年,常常為前來參訪的外國代表團講解虹橋街道基層立法聯系點的工作機制和實踐。“這幾年來,很明顯感受到全過程人民民主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今年以來,盛弘負責接待的來訪外國代表團有近20個。
講解中,一個細節讓盛弘印象深刻。“當看到基層立法聯系點‘代表墻’上有我的照片、姓名、職業、聯系二維碼等,常常有外國朋友說:‘原來你就是一名全國人大代表,原來中國的全國人大代表就在社區里工作。’有的還會掏出手機,拍下我和身后的‘代表墻’。我告訴他們:‘是的,這就是我工作生活的地方。我每天都和社區居民交流,聽取大家的真實意見和想法。’”
“基層立法聯系點是中國民主最真實生動的實踐體現。在基層立法聯系點,我以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向外方展示豐富多彩的民主實踐。許多代表團表示,感受到中國民主是十分有效、管用的。”盛弘說,最真實的呈現就是最精彩的講述,這些帶有“泥土味”的故事直擊人心,讓外方真正理解中國人民是怎樣“當家作主”的。
△12月4日,全國人大代表盛弘(右一)向洪都拉斯議長代表團介紹基層立法聯系點的工作機制和實踐。攝影/袁程
“我看到了中國人大代表是如何代表人民利益的”
9月11日,各國議會聯盟主席帕切科一行來到北京市東城區前門街道“小院議事廳”,圍繞“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在基層的實踐”與三級人大代表座談交流。帕切科主席開門見山提問:“人大代表是怎樣代表人民利益的?”全國人大代表伊彤講述了多次圍繞科技創新發展提出議案建議的情況。北京市人大代表劉潔分享了一位全國人大代表偶然發現“快遞送貨上門難”問題后主動推動解決的故事。東城區人大代表王銳講述了自己積極參與制定《北京市節水條例》,反映人民群眾關心關切的經歷。
“帕切科主席對我們的介紹很感興趣,聽得專注,不時插話互動。他最后言簡意賅地總結:感謝大家讓我們了解到,中國人大代表是如何跟人民貼近在一起、保持密切聯系、充分了解他們需求的。”伊彤說,“代表團充分感受到了中國的人大代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態度,看到了中國的人大代表怎樣代表人民利益。”人大代表履職故事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切面,通過講述代表推動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具體事例,讓外方產生共鳴,直觀地看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制度優勢和巨大功效,理解“人民當家作主”、“人民利益至上”的含義。
“增強了‘四個自信’,開闊了國際視野,提升了履職能力”
“以人大代表身份參加對外交往活動是一次寶貴的履職經歷。”人大代表們紛紛表示收獲很大、感觸頗深。
代表們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已經可以平視這個世界了”。走出國門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中國走向世界舞臺中央,中國之治舉世矚目;中國對外交往更加自信穩健、奮發有為,自己也底氣滿滿、信心十足,這大大增強了“四個自信”。今后要以更強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履好職盡好責,不辜負黨和人民的信任與重托。
王臻表示:“隨著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國際社會越來越希望了解中國民主、中國制度、中國方案。人大代表更應當胸懷‘兩個大局’,主動把適應國際形勢、加強國際交流、講好中國故事融入到日常工作中,積極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
拉瓊說:“向各國議員介紹我的祖國、我的家鄉,我感到無比自豪。學習和了解各國生態環保經驗、文化、綠色低碳知識和可持續發展理念,擴充了我的專業知識,開闊了眼界,獲益匪淺。”
盛弘表示,通過與來訪代表團交流互動,感到進一步拓寬了視野,對人大對外交往、立法機構交流有了直觀認識,看問題更有了“世界眼光”,有助于在錯綜復雜持續演進的世界大變局中進一步把握國際形勢,全面提升履職能力。
△7月14日,全國人大代表褚鋒(前排左二)向9國29名議員和議會官員們講述自己的代表履職故事。攝影/張立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全國人大代表參與對外交往活動,充分發揮代表職業、專業特長特色,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推動更多人大代表有針對性地參與對外交往活動,不斷拓展代表參與常委會工作的廣度和深度,成為一大亮點和特色。人大代表參與對外交往活動,為國際社會讀懂中國、讀懂中國民主打開了一扇窗,為開展更加緊密、務實的立法機構間交流合作注入了力量,同時開拓了代表履職渠道、開闊了代表眼界、提升了履職水平。人大代表在對外交往活動中發揮出獨特作用,展現出巨大潛力和廣闊空間。
(來源:全國人大)
(責編: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