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研究宣傳工作,講清楚我國政治制度的特點和優勢,講好中國民主故事。不斷提高人大宣傳工作能力和水平,做好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以下簡稱人大會議)等重大主題的宣傳,是講好中國人大故事、中國民主故事的重要途徑。
一、做好人大會議宣傳工作意義十分重大
各級人大的人大會議是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重要政治活動,是人民群眾知曉政情、共商國是的權威渠道,也是世界觀察中國、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人大會議宣傳工作是對人大新聞宣傳工作者政治素養和工作能力的集中檢閱,要求發出及時、準確、權威、鮮活的聲音,正確引導輿論方向,形成凝心聚力、眾志成城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正能量。
(一)這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必然要求
習近平文化思想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為推進文化強國建設提供根本遵循,標志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新高度,表明我們黨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新高度。它既有文化理論觀點上的創新和突破,也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體達用、體用貫通,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做好人大新聞宣傳工作特別是人大會議宣傳報道,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題中應有之義,有利于深刻闡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生動體現國家根本政治制度所具有的先進政治理念、鮮明中國特色和深厚中華文化底蘊。
(二)這是進一步堅定制度自信的重要路徑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制度競爭、話語權爭奪更趨激烈,迫切需要我們全面展現黨領導人民所創造出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充分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和獨特功效。趙樂際委員長指出,要深化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的研究闡釋,講清楚我國根本政治制度特點和優勢,講好中國人大故事、中國民主故事。加強和改進人大會議宣傳工作,是堅持好、完善好、運行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內容,是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客觀需要。做好人大會議宣傳工作,有利于弘揚主旋律、強化正能量,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國家根本政治制度的自信心和認同感。
(三)這是服務人大會議勝利召開的有力保障
人民群眾通過人民代表大會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人大會議是人大代表為民代言和人民群眾反映訴求、表達聲音的重要平臺,也是黨和國家征集人民意見、回應群眾關切的重要渠道。通過人大會議確保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全面落實,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心聚力。宣傳人大會議,及時、權威報道法定議程、豐富內容、民主氛圍以及代表審議發言表決等履職過程,有利于向海內外生動闡釋中國成就、中國經驗、中國主張、中國方案,有利于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輿論保障,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營造良好氛圍。
二、湖北人大會議宣傳報道的經驗
近年來,在湖北省委的正確領導下,省人大常委會著重從五個方面做好全國、省人大會議新聞宣傳工作,有力凝聚起全省上下團結奮進、昂揚向上的強大力量。
(一)聚焦領袖強音傳遞,做好時政報道
全國人大會議期間,習近平總書記與人大代表深入交流、共商國是,成為傳遞中國聲音、彰顯中國態度、闡明中國之治的重要窗口。湖北聚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多形態產出、全方位覆蓋、全渠道傳播,生動展現大黨大國領袖高瞻遠矚的戰略思維和真摯深厚的為民情懷,充分彰顯荊楚人民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的高度政治自覺和強烈使命擔當,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更加自覺地忠誠核心、擁戴核心、維護核心、捍衛核心。例如,2021年,組織湖北日報推出《和總書記面對面,難忘記憶化成不竭動力》等5個整版特刊和創意互動H5(即第五代超文本標記語言)《今天,他們向總書記交出答卷》,以疫后重振、浴火重生的英雄答卷證明,泰山壓頂、風雨來襲之際,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是最可靠的主心骨。2022年,組織全媒體記者傾聽親歷者講述奮斗歷程和思想感悟,推出融媒體產品《總書記是人民最可信賴的核心——疫情防控、疫后重振親歷者感懷》,策劃《平語近人 荊楚回聲》《習語聲聲暖荊楚》等特色欄目,以湖北視角展現宏觀視野。2023年,以“總書記金句+代表委員談學習體會+各地貫徹落實打算”組合報道形式,推出“習語暖荊楚 奮進先行區”專欄,實現前方現場報道與后方深度報道的有機結合,引發熱烈反響。
(二)聚焦經濟社會發展,做好形勢報道
人大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及相關報告,全面總結前一階段的發展成就,清晰傳遞下一階段的戰略判斷和決策部署。這些信息政治性強、關注度高,極具新聞價值,是人大會議宣傳的重要方面。湖北注重戰略闡釋的深度與溫度。例如,推出《最堅實的領航 最堅強的成長》,全面展現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北發展的殷切希望和對荊楚兒女的無比關懷,選取多角度梳理湖北人民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成功站上新的歷史起點的光輝歷程。聯合策劃推出深度圖文《江河湖北 澎湃中國》,聚焦“先行區”“流域綜合治理”“四化同步”等關鍵詞,全面呈現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湖北實踐。同時,湖北深耕重要文件的精準轉化與本地詮釋。例如,在全國人大會議期間,推出《H5|VR(即第五代超文本標記語言|虛擬現實技術)帶你看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含“荊”量》《兩會連連看|報告這樣說,湖北這樣干》等,從政府工作報告中選取長江經濟帶、綠色轉型、科技創新、民生保障等人民群眾關注的重點熱點,突出展示湖北發展作為。在省人大會議期間,組織湖北日報全媒體開設“省兩會特別報道?解讀”專版,拎關鍵詞、標重點、擺金句、列數據,通過大量運用圖表圖示實現數據可視化,便于受眾及時把握要點。
(三)聚焦人大工作亮點呈現,做好深度報道
緊扣人大會議議程,生動展現新時代人大工作的顯著成就,全面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進程。例如,2021年,在湖北日報刊發“楚天主人”專版和專題報道,通過湖北衛視對省人大常委會開展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題詢問等進行深度宣傳、跟蹤報道。2022年,先后在湖北日報推出10篇綜合通訊,詳細報道人大依法履職的實踐和成果,通過湖北人大微信公眾號發布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圖解。2023年,在湖北日報刊發《踐行立法為民 保障良法善治》《咬合監督“牙齒” 彰顯制度優勢 服務國計民生》《服務中心大局 體現人民意志 護航改革發展》等工作回眸5篇,有案例、有數據、有觀點,系統回顧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依法履職成效,為新一屆省人大會議勝利召開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四)聚焦人大代表履職風采展現,做好典型報道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會的組成人員,代表人民參加行使國家權力。湖北通過報道人大代表依法履職的典型事跡,充分體現人民當家作主、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本質特征。一是積極服務“代表通道”。6年來,在全國人大有關部門的大力關心指導下,先后推薦程桔、羅杰、劉發英、馮丹、黃立等5位在鄂全國人大代表走上“代表通道”,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關注。二是講好代表履職故事。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全媒體方式,生動展現代表深入基層調研、反映社情民意、積極建言獻策的履職故事。例如,《拄著拐杖“跑出”近50 萬字建議和議案》《發展共享民宿 成為“有風的地方”》《為老區振興鼓與呼》等作品,以小切口引出大主題,用李莉、胡為義、陳燎原等全國人大代表的履職故事營造奮進氣象,并通過配二維碼,請代表“點對點”直擊民生話題、回應民生關切,實現會場內外溝通互動。三是報道重點議案建議。推出系列專題片《小建議 大擔當》、“代表委員在一線”專欄等,報道《湖北代表團以全團名義提出關于制定
(五)聚焦會議議程采寫,做好程序報道
程序報道是服務保障大會勝利召開的基礎工作。湖北注重做好大會開幕、全體會議、代表團會議、小組會議審議、大會選舉、大會閉幕等重大節點報道,讓人民群眾“沉浸式”參會。例如,在2023年全國人大會議期間,省報省臺頭條報道大會隆重開幕全景;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后,刊發《以高質量發展實際行動為新征程開好局起好步》《“勇挑大梁、走在前列”》等反響報道、審議側記;刊發湖北代表團全團會議、小組會議審議各項報告和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等情況;習近平總書記全票當選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后,第一時間采訪代表和干部群眾,推出《緊跟偉大復興領航人 踔厲奮發揚帆新征程》,展現荊楚兒女忠誠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人民心聲;舉行新聞發布會,全面介紹代表團履職情況。在2023年省人大會議期間,組織召開兩場新聞發布會,發布人大權威信息,長江云客戶端網絡直播大會開幕,《人大聚焦》電視欄目全程跟進報道,聯合湖北日報、湖北電視臺推出人大會議全媒體訪談、“代表相冊”等專題欄目,取得良好宣傳效果。
三、加強和改進人大會議宣傳工作的思考及建議
湖北人大會議宣傳工作雖然取得一些成效,但與新時代人大工作新要求相比,與人民群眾熱切期盼相比,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比如,會議議程報道深度不夠,互動報道線上線下融合不多,宣傳形式有待進一步創新等等。在準確把握人大宣傳工作內在規律的基礎上,做好人大會議宣傳工作、推動人大宣傳工作質效不斷提升,應當做到以下四點。
(一)堅持黨的領導,確保人大會議宣傳工作的正確政治方向
堅定正確政治方向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前提。在人大會議宣傳工作中,要在黨的領導下,組織人大工作機構、新聞媒體等各方面完成信息搜索、過濾、加工、傳播,正確引導輿論,牢牢掌握輿論工作主動權,做好黨和人民的喉舌。
一是要堅持黨對人大會議宣傳工作的領導。人大會議宣傳工作要按照黨委在重要問題和重大事件上的態度、立場開展,確保人大會議宣傳工作讓黨放心、讓人民信賴。近年來,湖北省委高度重視人大會議宣傳工作,成立由省委宣傳部相關負責同志任組長、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相關負責同志任副組長、新聞媒體共同參與的工作領導小組。省人大常委會黨組討論審定宣傳工作方案,及時請示報告重點宣傳策劃、權威信息發布、重要新聞稿件,為做好人大會議宣傳工作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二是要旗幟鮮明宣傳黨的主張。人大會議宣傳工作是政治工作,要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堅持新聞工作黨性原則不動搖,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全面落實落地。例如,湖北聚焦人大會議期間習近平總書記“金句”,制作《海報|金句來了!習近平這些話,鏗鏘有力催人奮進!》,集中呈現“全黨全國人民的中心任務”“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等重要講話內容,第一時間搶占新媒體平臺“C位”(即核心位置),傳遞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
三是要強化權威信息發布法治意識。人大會議的議程、重要文件、法律法規、任免事項等具有法定性、權威性,會議信息的發布要做到及時、準確、嚴謹。同時,可以通過新聞發布會、現場連線、融媒體報道等多種形式,加強信息解讀,積極引導輿論方向。例如,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作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后,湖北在刊發決定內容的同時,深度挖掘審議過程,并組織記者聯系代表和各界人士共同發聲,表明支持“愛國者治港”的鮮明態度。
(二)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深入挖掘人大會議宣傳工作的新聞價值
人大會議宣傳工作要主動轉變傳統思維模式,更加注重受眾體驗和反饋,采取更加豐富多樣的宣傳手段和方式,增強受眾黏性,提升傳播效力。
一是要注重百姓關注。人大會議新聞作為時政新聞,是嚴肅的新聞,在報道語言上有著嚴格要求。但信息的發布要盡力擺脫傳統信息發布思維,努力從民生角度提煉熱詞。比如,2023年,湖北通過《事事連心!十大民生項目關乎每個湖北人》《海報丨報告里的這10句話太燃了!》等報道,解讀政府工作報告和重大戰略部署,讓人大會議關鍵詞更親民。在街頭巷尾采訪,將百姓心里話捎給大會,全媒體視頻《我給“兩會”捎句話》在微博發布后產生熱烈反響。
二是要注重話題互動。在搭建傾聽民生、匯集民意平臺的同時,要更加注重完善互動過程,建立信息反饋機制,不斷提升受眾參與感、獲得感,增強宣傳的精準度、可信度和實效性。例如,大會期間,在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等設置互動話題,推出“發力先行區‘荊’彩我建言”欄目,邀請代表談體會、議發展、謀舉措,為湖北經濟發展投下“信心票”。推出《百姓心聲“兩會”呼應》《民意快車通“兩會”》等互動產品、媒體行動,打通收集社情民意最后一公里。
三是要注重情感共鳴。大會宣傳報道要善于通過故事敘述、細節描寫、情感表達等,把嚴肅的會議、莊重的活動、優秀的代表寫深寫活,營造理性表達、平等對話的輿論氛圍,推動會議宣傳有聲有色、入耳入心。例如,我們從受眾視角切入,用VLOG(即記錄日常生活的視頻)形式跟拍省人大代表吳明春的駐地生活,全方位呈現代表備會及履職情況,為受眾帶來不一樣的大會體驗。在會議現場搭建融媒體互動區,推出“紀念冊+時光信箱+微訪談”的融媒體互動組合產品,表達對湖北美好未來的深深期許、對自我履職的激勵鞭策;注重使用“新人新語”,推出原創視頻《兩會VLOG|“Z世代”(即記錄兩會的視頻|互聯網時代人群)來了!看95后湖北省人大代表的兩會時間》,以網感化樣態賦予“硬核”報道親切感。
(三)堅持守正創新,提升人大會議宣傳工作的傳播效能
近年來,湖北人大會議宣傳工作積極運用互聯網思維,充分利用新技術,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創造出更加及時、生動的傳播體驗,增強了宣傳的感染力、吸引力。實踐證明,創新是人大會議宣傳開創新局面、實現新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人大宣傳工作與時俱進的內在驅動力。
一是要大力倡導新技術運用。隨著新技術的不斷發展,虛擬現實(VR)、擴展現實(XR)、人工智能(AI)、大數據等新技術運用于各類新聞宣傳中已經屢見不鮮,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進一步加快了數字化轉型進程。這些新技術提高了傳播的精準度,增強了時效度,讓人民群眾在大會報道盛宴中看得到、聽得見、樂分享。例如,湖北制作MG動畫(即會動的圖形設計)《5萬億!盛世華章中的“荊”彩貢獻》,設計故事場景,穿插網紅歌曲,展現出湖北穩扎穩打、攀向高點的決心和作為;推出“虛擬主播小荊的兩會視評”,用AI技術播報大會熱點。這些新聞產品互動性強、辨識度高,用“微”形態引爆大輿論,以小體量占領主陣地,通過新視角、新語態、新方式放大人大會議正面聲量,不僅唱響了大會“好聲音”,同時帶動了更多人民群眾走進國家政治生活,提高了有序政治參與意愿和對國家根本政治制度的理性認同、情感認同。
二是要大力助推媒體融合。湖北踐行融媒體理念,加大統籌協調力度,積極推動全媒體合作協作,打破業務壁壘、實現優勢互補,深化“1+1>2”的傳播效果。例如,主動匹配現代社會受眾的閱讀偏好,推動直播、短視頻、長圖、H5(即第五代超文本標記語言)等全面運用于人大會議宣傳工作已經實現常態化。運用裸眼3D(立體)海報、SVG(即描述二維圖形的語言)音頻海報、動圖海報等創新技術手段,制作融媒體產品《獨樹一幟的“光”!總書記的囑托我們做到了》,重溫習近平總書記對光谷的深情關懷,展現十年來光谷的飛速發展,展望世界光谷未來璀璨圖景,獲得全網1.7億閱讀量和刷屏熱轉;推動電視媒體和網絡媒體相融合,特別策劃《“兩會”小劇場》,用情景劇的方式解讀政府工作報告里的“大禮包”,通俗易懂,網感十足,上榜央視優質稿件前5名,全網累計播放量突破300萬次。
三是要大力加強新聞策劃。對于一些重大、重要、重點的人大會議宣傳工作,要堅持策劃先行、加強議程設置,通過前瞻謀劃和巧妙構思,全方位多角度深挖新聞線索,全過程多形式豐富內容表達,打好人大會議宣傳工作的“組合拳”。例如,湖北推出《移動直播丨全國人大代表搭橋助力鄉村振興 鶴峰在武漢有了“根據地”》,反映從代表建議的提出,到各行政部門實施落地幫扶的工作全過程,完整展示代表助力鄉村振興的成功案例,直播點擊量達30萬人次。
(四)堅持系統觀念,形成人大會議宣傳工作的“一盤棋”格局
系統觀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觀點方法之一。做好人大會議宣傳工作,要進一步加強“統”和“聯”,形成強大宣傳合力。
一是要健全“內統外聯”宣傳工作制度機制。一方面,在人大機關內部要樹立“大宣傳”理念,進一步強化“統”,特別是宣傳工作部門和各專門(工作)委員會要加強工作協同配合,網站、微信公眾號、報刊雜志等人大機關各宣傳平臺要堅持整合融合發展,不斷提高服務保障人大會議宣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與各地各部門各單位進一步強化“聯”,積極爭取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指導和支持,加強同省委宣傳部門和“一府一委兩院”的工作聯系,加強與新聞媒體單位的聯動協作,加強與市縣人大和兄弟省(區、市)人大的聯絡互動,全面了解掌握情況,及時有效溝通協調,促進人大會議宣傳工作的資源共享和有效利用。同時,要注重建立落實日常溝通協調機制,健全完善輿情管理制度,嚴肅新聞紀律和報道程序,規范工作流程,把人大會議宣傳工作進一步納入制度化軌道。
二是要探索區域協同聯合聯動報道。選取跨區域重大選題共同發聲,在近年來人大會議宣傳工作中已經屢見不鮮。這類報道要在“聯”字上下功夫、在“活”字上求新意,通過選好大主題、擴大覆蓋面、提高關注度,從而提升宣傳效果。例如,在全國人大會議期間,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湖北開設跨省聯動專刊,推出整版報道《鄂湘贛豫皖晉省級黨報聯動聚焦——高質量發展,看中部六省如何挺起“脊梁”》,請6省代表暢談中部地區如何拼經濟、出大招,推動高質量發展。在省人大會議期間,湖北廣播電視臺聯合武漢“1+8”城市圈廣播電視臺共同推出系列廣播“快閃”《2022秀出圈》,5天沉浸式探訪5個城市圈代表性地點,以網絡+廣播直播、微博實時推送、圖文深度解析等方式全媒體呈現,生動展示“強省域城市圈”的融合步伐和發展氣場。實踐證明,大力推動區域協同聯合聯動報道,有利于特定話題的傳播表現,贏得廣泛關注。
(來源:中國人大網)
(責編:高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