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權是全國人大常委會的一項重要職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充分發揮人大監督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健全人大對“一府一委兩院”監督制度,加強對憲法法律實施情況的監督,強化人大預算決算審查監督和國有資產管理、政府債務管理監督,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確保各國家機關依法行使權力,確保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得到維護和實現。
2024年,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突出重點,聚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聚焦人民群眾所思所盼所愿,找準人大監督的定位,統籌運用法定監督方式,堅持正確監督、有效監督、依法監督,共聽取審議“一府一委兩院”21個專項工作報告,開展5項執法檢查、2項專題詢問、9項專題調研,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制圖/李洪興
助力經濟運行回升向好
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國際環境嚴峻復雜,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
面對困難和挑戰,各地區各部門執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情況如何、進度怎樣?
全國人大常委會聽取審議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認為各地區各部門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延續回升向好態勢,新動能新優勢加快培育,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社會大局保持穩定,計劃執行情況總體較好。
同時提出,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實施更加精準的宏觀調控,著力擴內需促消費,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進一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堅定不移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全國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大力支持金融工作,2022年以來第三次聽取審議金融工作情況的報告,有力推動我國金融改革發展。
“金融系統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打出一系列貨幣政策組合拳,增量貨幣政策落地比較快、針對性強,效果十分明顯。”常委會組成人員審議報告時普遍給予積極評價,同時建議全面加強金融監管,持續深化金融改革和對外開放,積極穩妥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不斷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當前,各地國資國企運行和發展情況如何、效益怎樣?
202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執法檢查組,對企業國有資產法實施情況進行檢查。
“圍繞國資國企的改革,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國有企業規模實力和質量效益顯著提升。”從執法檢查了解的情況看,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法治化水平得到提高,國有企業為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國防建設、民生改善作出了重大貢獻。
常委會組成人員在審議執法檢查報告時也提出,要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監督體系,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提高國有企業發展質量,完善配套法律法規,在法治軌道上推動國資國企做強做優做大。
2024年12月22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聽取企業國有資產法執法檢查報告。攝影/馬增科
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202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聽取審議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情況的報告。
常委會組成人員充分肯定民營經濟工作取得的成效,提出加大平等使用生產要素的保障、強化民營經濟發展法治保障、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和管理服務能力等意見和建議。
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支撐。202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圍繞“雙一流”建設,綜合運用聽取審議專項工作報告、開展專題詢問的監督方式,多角度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推動“雙一流”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
如何深入推進“雙一流”建設取得新成效?在加強一流師資引育、完善教師隊伍激勵機制方面還有哪些考慮和舉措?在進一步推進基礎研究水平提升方面有何考慮?
面對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的提問,國務院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從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融合發展,到提升高校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再到持續穩定保障“雙一流”建設,一一作出回應。
制圖/李洪興
此外,全國人大常委會還開展加強新時代安邊固邊興邊工作、發揮僑務資源優勢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等專題調研。寓支持于監督之中,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
強化財政經濟工作監督
預算和決算,直接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緊密關聯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福祉。
一年來,全國人大常委會扎實開展預算決算審查監督工作,加強了對科技創新、內需擴大和社會保障等關鍵政策及重點資金的審查,并就優化預算編制提出了改進和完善的建議。
“預算執行情況總體較好”,“透過預算執行報告,看到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如何發力”……常委會組成人員普遍認為,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有力推進高質量發展,同時提出要進一步優化財政政策效能,強化重點領域的財政支持,加強預算執行管理,為推動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提供有力保障。
全國人大常委會聽取審議2023年中央決算報告、審計工作報告,審查批準中央決算。
財政改革發展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中央決算情況總體較好;2023年中央部門本級預算執行重大違紀違法問題基本杜絕……常委會組成人員充分肯定中央決算報告和審計工作報告,強調要扎實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持續提升預算績效管理效能,切實加強政府債務管理,健全審計整改長效機制。
作為與審計工作報告對應的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報告,反映的都是整改的答案:節慶展會論壇“減負”見實效,整改超22億元;有關地方、部門和單位共整改問題金額5380多億元……常委會組成人員普遍認為,審計整改工作抓緊抓實,取得扎實成效,并提出應進一步壓實整改責任,堅持遠近結合、堵疏并舉、標本兼治,解決審計監督中屢審屢犯的問題。
防災減災救災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資金分配和使用情況如何?202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聽取審議了相關報告。“5年來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超3萬億元,財政加力支持防災減災和應急管理”,“立足全災種、大應急,全面提高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常委會組成人員在肯定報告的同時提出繼續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完善資金支出管理、加強資金使用監督管理等意見和建議。
國有資產是全體人民共同的寶貴財富。
202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2023年度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綜合報告、聽取審議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專項報告。
國有資產公布最新“家底”,全國國有企業資產總額371.9萬億元,全國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總額64.2萬億元。常委會組成人員普遍表示,國有資產監管不斷加強,各類國有資產管理水平持續提升,要落實黨政機關過緊日子要求,盤活利用存量資產,提高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務效能。
完善政府債務管理制度,強化人大政府債務管理監督,是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202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建立健全政府債務管理情況報告制度的意見,首次聽取審議政府債務管理情況報告,批準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的議案。人大政府債務管理監督,為推動著力健全政府債務管理機制,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作出貢獻。
推動保障和改善民生
202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心系民生,擦亮人大監督的民生底色,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成色。
“一老一小”牽動萬千家庭,是民生領域備受關注的問題。
全國人大常委會聽取審議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加強和改進失能老年人照護工作情況的報告,指出我國特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取得明顯成效,養老服務制度體系“四梁八柱”基本建立。同時,建議將失能老年人照護作為新時代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重點,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失能老年人照護工作,加快推進中國特色養老服務體系成熟定型,讓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安享幸福晚年。
全國人大常委會聽取審議推進托育服務工作情況的報告,指出托育服務工作開局良好、初見成效,建議要進一步推進托育服務工作,更好滿足群眾托育服務需求,促進嬰幼兒健康成長,為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讓孩童被關心、老人被關注,“朝陽”更蓬勃、“夕陽”更美好,全國人大常委會用有溫度的監督,守護百姓“穩穩的幸福”。
社會保險是保障人民生活、調節收入分配的基本制度。社會保險法實施情況如何?對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202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展了社會保險法執法檢查。
“社會保險法實施總體到位、成效明顯。”從執法檢查反映出的情況來看,我國社會保險法律制度不斷完善,保障水平不斷提升,對加強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審議執法檢查報告時,常委會組成人員提出,要穩步提高社保覆蓋面和保障水平,完善社會保險制度,提升社保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扎牢織密民生保障安全網。
在柴米油鹽構筑的民生底色上,刺繡、木雕、漆畫、油紙傘、皮影戲等一系列古老絢麗的非遺文化走進人們視野,非遺保護理念持續深化,非遺服務當代、造福人民的作用進一步發揮。
“參與執法檢查很受震撼和鼓舞。非遺就像一個色彩斑斕的大花園,歷史厚重、燦爛輝煌,令人目不暇接。”202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執法檢查組,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實施情況進行檢查。
執法檢查組深入146家非遺展示場館、非遺工坊、非遺特色村鎮和街區等單位進行實地調研,與200多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面對面互動交流。從執法檢查的情況看,國務院及各部門、各地方積極踐行立法宗旨,認真落實法律規定,采取有力措施推動非遺保護和傳承取得顯著成效。
在審議執法檢查報告時,常委會組成人員就進一步加強整體性、系統性保護,推進合理利用、融合發展,增強非遺的傳播力影響力等提出意見建議,讓非遺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
申遺成功后的首個春節演繹精彩年味。2025年1月31日,河南省開封市清明上河園,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打鐵花表演,呈現出“火樹銀花”般的奇幻效果。來源/視覺中國
此外,全國人大常委會還圍繞城市安全發展情況進行專題調研,推動加快構建新安全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城市高質量發展。
促進生態環境保護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生態文明建設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關系億萬中國人民福祉。一年來,全國人大常委會持續加強生態環境監督,緊盯環境質量改善、防沙治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等領域,打好監督“組合拳”,依法推動美麗中國建設。
在綠水青山間書寫監督答卷,環保“年檢”就是最直觀的成績單。全國人大常委會聽取審議了2023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
常委會組成人員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建議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法典編纂,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積極推進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綠色,是沙海中最動人的色彩。我國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積最大、受影響人口最多、風沙危害最重的國家之一。
全國人大常委會2024年聽取審議了防沙治沙工作情況的報告。
新疆阿克蘇探索“以林養林”模式,培育出馳名全國的“冰糖心”蘋果;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的“光伏長城”提升綜合效益;寧夏中衛市發展沙漠旅游業,“含綠量”和“含金量”同步提升……常委會組成人員普遍認為,我國沙化土地治理呈現出“整體好轉、改善加速”良好態勢,重點治理區實現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同時,常委會組成人員也提出,要打好新時代“三北”工程攻堅戰,堅持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提高防沙治沙的科學性、精準性,加強法治建設,加大支持保障力度。
202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黃河保護法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審議執法檢查報告并開展專題詢問,全鏈條式監督匯聚法治合力,護佑黃河安瀾。
“有多少湯泡多少饃”,寧夏出臺“四水四定”實施方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承載能力相適應;“半江碧水半江渾”,甘肅臨夏劉家峽大壩附近碧綠的黃河與渾濁的洮河交匯形成奇特景觀……執法檢查組深入沿黃9省區,緊扣法律條文,聚焦黃河生態保護修復、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保護傳承黃河文化等重要制度落實情況開展檢查。
“黃河流域規劃體系還有哪些空白點?”“在加強流域生態保護修復和污染防治方面還有哪些具體措施?”……專題詢問中,問得精準、答得坦誠,這也是監督法修改后的第一次專題詢問。各方同向發力、同題共答,進一步形成保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的工作合力,依法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2024年3月28日,山西運城,平陸縣境內黃河岸畔整齊的高標準農田、碧綠的黃河河水與連接黃河南北兩岸的三門峽黃河公鐵兩用大橋相映,展現出一幅生機盎然的綠色生態畫卷。來源/視覺中國
大局所向,民生所系,監督所至。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履職盡責,真抓實干,推動監督工作提質增效,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見效,保證各國家機關依法行使權力,維護和實現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作出貢獻。(作者:《中國人大》全媒體記者 張寶山 李倩文)
(來源:《中國人大》雜志2025年第3期)
(責編:杜凱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