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
“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基于此,歷城區鮑山街道曲家莊村以“全過程人民民主不落一人,鄉村振興路上不落一人”的理念,攜民意、納民智、聚民力、惠民生,將“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于基層的“煙火氣”里,破解基層治理難點,提升鄉村治理效能助力鄉村振興。
一、基本情況
歷城區鮑山街道曲家莊村作為農業大村,共有耕地面積2050畝,轄12個村民小組、村民725戶共計2780 人,其中兩委成員7人、黨員71人。
近年來,曲家莊村依托人大代表聯絡點,在區人大常委會的指導下,堅持黨建引領,立足本村實際,依法合規創新工作方式,構建村集體、村民等各方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機制,保障村民決策權、參與權、監督權,充分調動村民的積極性,實現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有效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于鄉村振興戰略全過程、各領域。
二、主要做法
曲家莊村堅持走好“五條路”,做到“五個融入”,讓全過程民主融入到村莊規劃發展建設中、融入到每一件集體決策的事務中,融入到每一家農戶的生活中,融入到民意訴求反饋的渠道中,融入到鄉村振興的改革發展潮流中。
(一)堅持走民主協商之路,聽民意、聚民心
開通民意反饋的“直通車”,讓村民敢說話、能說話。在村“兩委”、黨員大會、村民(代表)會議參與決策的基礎上,增加村民動意、征集民意兩個環節,形成“村民動意-黨總支提議-兩委商議-黨員大會審議-征集民意-村民(代表)會議決議”“六步理事”制,變“村里事”為“自己事”,“曲家莊的事情由曲家莊人商量”已蔚然成風。
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是用來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以“全面推進土地托管、發展訂單農業項目”等事項為例,曲家莊逐一開展民主商議,通過商議、投票、表決等形式,用全民主參與形式決定村中各類事宜,服務于村莊建設規劃,推動“六步理事”制進一步落實落地。
(二)堅持走民主決策之路,應民意、納民智
基層民主實踐需要有一個讓群眾說事、議事的地方,并將其制度化。曲家莊村構建黨總支統領,村民代表會議定事、村委會辦事、監委會監事的村級組織責任體系。對于村內的重大決策、涉及村民重大利益問題的事務,都由村黨總支做出會議提議,并組織召開村“兩委”會議、黨員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進行討論,會議有嚴格的流程管理,與會村民發表意見,人員較多時可分小組進行討論、審議,在充分醞釀討論的基礎上進行表決,得到會人員過半數以上贊成為通過,村民代表會議形成的決議張榜公示,公示期間不少于5天,公示期間發現問題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創新村務公開方式,利用“為村”線上平臺搭建溝通的橋梁,重大村務同步在“為村”平臺進行公示,村民有疑問可以通過線上平臺反饋。通過黨媒與“AI+4K+5G”技術融合,利用智能終端設備(智慧學習屏、智能學習音箱、智慧黨建框等),為支部黨員和群眾提供最新最權威的黨建材料,進一步創新數字化黨建宣傳欄,將黨務公開、政務公開、群眾意見等群眾監督和意見反饋工作進行智能化升級。
(三)堅持走民主管理之路,讓村務陽光透明
以民主管理為抓手,激活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積極性,不斷拉近黨群之間的距離,黨支部為領導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工作格局更加穩固。
創新實施“3456治村機制”走民主管理之路,構建責權明晰、分權制衡的鄉村治理新機制。一是打造“曲家隨聊工作機制”,在各方訴求中尋求“最大公約數”,將矛盾化解在源頭、問題處理在基層。在涉及征地拆遷、土地托管等村民關心關注的重要事項中,村“兩委”在“曲家隨聊站”逐一全村12個小隊的戶代表面對面,分析利弊、講解政策。二是用好線上溝通渠道,隨時“接訴求”。村民的訴求反映渠道從過去的單一“找政府”模式,拓展為書記信箱、掃碼即達、匿名提訴求、微信公眾號反映等多種方式。通過打造“530服務體系”,對村民訴求的回應速度從事事請示、層層匯報,轉變為5分鐘聯系、30分鐘到現場。三是用好數字治理中心,發揮信息化對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支撐作用。數字服務中心集成“三屏一碼一平臺”、數字鄉村基層治理工作終端、數字中心云平臺、基層黨建融媒體學習站,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打造數字化、智慧化的運行服務機制,讓民主實踐由線下拓展到線上。
(四)堅持走民主監督之路,讓民心安穩
村民參與民主實踐越廣泛,當家作主的實現就越真實,曲家莊村利用全民主監督打通基層監督最后一公里。其一,曲家莊村結合鄉村振興各項重點工作分別制定對應的工作制度、量化考核制度,制定相關制度性文件總計57項。其二,整理小微權利清單,讓權力事項更透明。曲家莊村“兩委”將涉及村級重大事項和村級事務的政策規定通過系統歸納,形成大到村級重大決策事項,小到聘用干部管理3大項、76條辦事流程,對村務權力內容基本實現全覆蓋,有效明確村級干部權力邊界及決策程序,讓權力運行更加民主透明。三是建立健全民主理財小組和監委會,將事后監督轉變為事前、事中監督,保障村民監督權。
同時,全村黨員每半年進行一次群眾民主測評,每季度公布村務、財務情況,接受村民監督,全村村形成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工作格局。
(五)堅持走民主選舉之路,讓民主可感可觸
民主選舉是村民自治的基礎,曲家莊村堅持走民主選舉之路,嚴格貫徹《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在開展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時,以“公推直選”的方式推選村民委員會組成人員。同時,采用同樣的方法由村民選舉出村民代表,維護了村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村民的民主參與意識顯著提高,為進一步開展依法治村、民主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取得成效
曲家莊村通過接地氣、聚人氣的民主實踐,村里各項利益得到協調,矛盾有效化解,在全過程人民民主中,人民的訴求既能得到回應,也能得到滿足。
多年來,全村保持了零上訪,各項工作齊頭并進,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升,先后獲得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山東省文明村、山東省衛生村、濟南市出彩人家示范村等榮譽稱號,其數字鄉村建設、“3456治村機制”、曲家隨聊工作機制、“530服務模式”等創新做法,得到國家、省、市各級主管部門肯定,相關典型經驗吸引各級媒體廣泛關注和報道。
下一步,曲家莊村將繼續探索適合本村的治理路徑,提升鄉村治理水平,帶動村民富裕富足,邁向鄉村振興。在具體工作路徑中,不斷完善和深化“3456”治村機制、“530服務機制”等工作制度,用好曲家隨聊工作機制平臺,建強數字治理中心,充分聽取百姓意見,回應群眾期盼,讓“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實踐中得以彰顯。
四、經驗啟示
從曲家莊村全過程人民民主看我國農村民主工作開展情況,可以得出:
(一)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確保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正確政治方向。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必須把黨的領導貫穿到基層工作的方方面面。
(二)基層民主順利貫穿在鄉村治理的全過程、全領域,很大程度歸功于村民自治的完善和法治建設的推進,自治需要村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用實際行動踐行全過程民主。法治社會的建設,則為全過程民主的實踐提供了必要條件和現實保障。
(三)基層民主不能囿于“一人一票”的形式上,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要根據集體的需要,遵從村民意愿,最大限度為群眾謀利益,滿足群眾所想所求所需。在鄉村的民主實踐中,外化表現為是否可以推動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村民共同富裕等目標上。此外,隨著時代的發展,全過程民主還要依托于數字媒介、互聯網等,讓民主更便捷。
總之,滄海橫流顯砥柱,萬山磅礴看主峰,我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基層實踐更能體現和反映群眾的普遍聲音、共同意志,更適合本國土壤,更可靠管用,更能確保人民安居樂業,更會贏得群眾普遍擁護。(文:王曉慶)
(責編:杜凱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