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重慶市黔江區城東街道官壩社區綜合服務體外的院壩上,矗立的高約3米、兩面分別寫著人大代表“收音壁”、“回音壁”的圓盤格外顯眼。這是官壩社區人大代表活動站密切聯系群眾、收集意見建議的重要載體——群眾隨時將需要解決的問題寫在紙上貼在“收音壁”上;代表們認領問題后,將推動解決的情況回復在“回音壁”中。
官壩社區人大代表活動站建于2023年5月,與社區綜合服務體資源融合共享,實現規范化建設,推進代表“家站”迭代升級。站內的議事廳里,常有人大代表、居民群眾與地方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同題議事,“收音壁”、“回音壁”被稱作是連接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連心橋。
近日,黔江區城東街道官壩社區居民寧超祥在“收音壁”前留言。供圖/黔江人大
“推進得這樣快,真是沒有想到!”家住官壩社區的居民寧超祥,在參與議事后感慨,從提出問題到答復解決僅用了11天時間。
城北綜合農貿市場如廁難,一直是當地群眾的一塊“心病”。11月2日,黔江區人大代表王紹旭按照慣例回到選區,在官壩社區人大代表活動站接待選民并述職,不少群眾向他反映這一問題,希望早日解決。
“城東小學遷過來了,周邊居民越來越多,每逢4、9趕場日,市場一帶往來就有四五千人,但附近路段僅市場內建有一個公廁,到另一個公廁需要走1.5公里?!眳⑴c反映問題的居民寧超祥說。
廁所方寸小,民生事為大。接收問題后,王紹旭及時走訪勘查,并將具體情況向人大街道工委反饋,經研究后交辦,著力解決這一突出問題。
11月9日,寧超祥受邀與城東街道辦事處副主任何劍鋒、區城管局執法支隊支隊長鄧光軍等一同了解情況。“桃子壩橋頭空地、市場臨河空地和市場臨河圍墻三處,都可以新建公廁?!币宦飞?,寧超祥積極出謀劃策。大家約定,4天后在代表活動站開展“三方議事”。
11月13日,在三方議事中,鄧光軍帶來了好消息:經過區城管局研究討論,初步確定了新建公廁的方案,并且就公廁規劃選址、設計工作、后期維護等,三方進行了充分討論、達成共識。
近日,“回音壁”一面有了新的回復:關于官壩社區旁邊書香門第小區至狀元路路面破損嚴重和雨污管網堵塞嚴重問題,雨污管網整治項目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擬定于11月20日動工建設。
這項工作回復的背后,也是黨和政府與代表、群眾同題議事,同向發力的結果。不久前,官壩社區人大代表活動站在開展代表接待選民活動時,區人大代表寧興碧、王桂接收到選民反映的問題。兩位代表當即進行走訪勘查,將情況反饋給人大街道工委。隨后,由街道辦事處牽頭,區城管局、住建委、設計單位和沿線的黔江初級中學、社區、人大代表、群眾共同到現場進行實地查看,并現場議事討論工程建設方案,最終推動問題解決落到實處。
官壩社區人大代表活動站依托“議事廳+收音壁+回音壁”,形成建議意見辦理閉環機制,是黔江區人大常委會以“兩個聯系”為抓手深化拓展代表工作,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職,踐行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一次生動實踐。建站以來,累計組織代表進站聯系接待選民群眾600余人次,開展議事活動7次,收集群眾意見建議22件,推動解決了一批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密切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的聯系,是人大工作保持生機活力的基礎??偨Y代表“家站”建設工作經驗,黔江區人大常委會創建了“一接二訪三議”工作制度:“一接”即利用代表活動站每月固定接待選民,收集整理選民反映的問題;“二訪”即根據收集問題,組織代表通過走訪和約訪,對群眾提出問題進行現場勘查、溝通協調;“三議”即組織群眾、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人大代表開展“三方議事”活動,聚集民智、同題議事,構建起群眾“點單”、代表“定單”、政府“領單”的新模式。
聽取民聲,匯集民意,發揮民智,凝聚民力。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就是要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社會治理,實現共商共建共享。創建“一接二訪三議”制度,使代表“家站”成為了助力民意“直通車”駛入民生“快車道”的重要平臺,讓全過程人民民主真正在黔江落地生根。
(來源:《中國人大》雜志2023年第22期)
(責編: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