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審查報告發言中存在的問題
1.主仆錯位
有的人大代表審議工作報告采用大量的溢美之詞,多為空話、套話、恭維話,這樣的鄉鎮人大代表沒有從自己是代表人民管理國家事務監督者的角度,對由鄉鎮人大選舉產生的主席團和政府的報告提出準確中肯的審議意見建議。
2.內容跑題
有的人大代表把發言內容不是放在本次大會應當審議的各項工作報告上,而是把重點放在報告基層的工作和個人的工作上。
3.泛泛而談
有的人大代表在發言中,從中央精神講到政治、經濟理論,從國際形勢講到國內形勢,從回到本單位認真宣傳好、貫徹好大會精神,不負組織希望和人民重托等等,到自己要積極招商引資,幫殘助困,捐資助學等。這樣的審議發言內容對所需要審議的報告而言,既缺乏針對性,更缺乏深度,最多只能算作表態性發言,對審議各項工作報告看不出任何價值。
4.保持沉默
有的人大代表認為自己的政治理論水平低,特別是部分來自一線的鄉鎮人大代表,由于工作和日常接觸事物的局限性,對國家的方針政策掌握的不多,對鄉鎮人大和政府工作的情況了解的也不夠,認為自己在審議發言,講還不如不講;有的人大代表語言表達能力欠缺,認為聽會更好,沒有發言帶來的壓力。
二、為什么會出現這些問題
1.代表素質有待提高。
2.工作信息溝通不暢。
3.召集人對會議的掌控能力弱。
4.相關的領導不夠重視。
三、如何提高審查報告發言的質量
1.要努力提高人大代表的整體素質。首先,要強化代表的責任意識;其次,要加強對代表的培訓。
2.要疏通人大代表的知情知政的渠道。最大限度地讓鄉鎮人大代表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情況信息,是保障代表有效履職的前提。要積極創造條件,切實落實人大代表的知情知政權。
3.要建立代表團、組審議發言的制度。
4.要選好代表團或小組召集人。代表團團長和小組的召集人,應當是具有講政治、講大局,具有責任感,有較強的領導能力、在代表中具有較高威信、能夠駕馭審議會場氛圍的代表。在出現上述各種情況和問題時,能夠及時正確引導代表回到正題。選好—個召集人,對于形成良好的審議氛圍,找準審議的重心,掌控審議的節奏,提高審議的質量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責編:曹蓉)